你以为NFL的球场里,只有肌肉、汗水和野蛮冲撞?错了。
当7万名狂热的费城球迷,像一片翻滚的绿色海洋涌入林肯金融球场时,很少有人会抬头注意入口处那片沉默的“钢铁森林”。那是一整面墙的太阳能电池板,在宾夕法尼亚的阳光下,像一面蓝色的巨大棋盘,冷静地注视着脚下每一声呐喊与每一次达阵。
这玩意儿,可不是什么面子工程。
“这杯子真带劲!” 一个叫特雷·西蒙的壮汉球迷,举着一个铝制的啤酒杯,满脸惊喜。杯壁冰凉,泡沫细腻,关键是,这玩意儿是100%可回收的。就在球场内部一个不为人知的角落,一台巨大的压缩机正轰鸣作响,把成千上万个这样的杯子,压成一块块闪亮的“铝砖”,然后卖掉。去年一年,光卖这些“废品”,就给球场带来了18吨铝的回收收入。
钱不多,但老鹰队把这些钱,一分不差地,又投回了球场的各种环保项目里。
你可能会觉得,一个靠着最原始的身体对抗、消耗巨大的商业联盟,谈什么“可持续”,是不是有点不务正业?甚至有点虚伪?一开始,我也这么想。直到我看到了他们那份几乎变态的执行清单,我才明白,这帮玩橄榄球的壮汉,在环保这件事上,可能比我们绝大多数人,都要“硬核”。
林肯金融球场,那个被球迷们视为圣地的地方,每年有40%的电力,都来自头顶上那片巨大的太阳能矩阵。剩下的60%呢?他们直接花钱,去市场上购买可再生能源的信用额度,硬生生把自己掰成了一个“碳中和”球场。
用球队可持续发展副总裁诺曼的话说,就是:“我们希望球迷们看到我们在做什么,然后回家也琢磨琢磨,自己能做点啥。如果每个人都动起来,那改变就大了去了。”
这话听着有点官方,但亚特兰大猎鹰队的主场——梅赛德斯-奔驰体育场,把这件事做到了让人发指的程度。
他们是全球第一个拿到“零废弃物”白金认证的专业体育场。啥意思?就是球场里产生的90%以上的垃圾,都不会被送去填埋。你买的一杯可乐,一个热狗,那包装纸,98%都是可以堆肥的。他们在球场里,硬是开辟了一块菜地,种出来的蔬菜水果,直接送进厨房,做给球员和VIP客户吃。球场顶棚设计了一个68万加仑的巨型蓄水池,亚特兰大一下雨,他们就“偷”点雨水存起来,用来浇灌草皮和菜地。
最绝的是,他们把这事儿,也做成了一场“比赛”。
比赛中场休息,现场的大屏幕上,会随机播放观众席的镜头。你猜他们在拍什么?不是热吻的情侣,也不是疯狂的球迷。他们在找那些老老实实把垃圾分类扔进回收桶的球迷。一旦被镜头捕捉到,你就能在7万人的注视下,赢得一件货真价实的、球员亲笔签名的球衣。
这招太狠了。据说,现在每场比赛,都有球迷主动跑去找工作人员,问:“嘿,哥们,看看我,我刚把瓶子扔对了,能给我上个镜吗?”
球场运营副总裁亚当·富勒顿算了一笔账,为了运行这套“零浪费”系统,平摊到每个球迷头上的成本,大概是10美分。
不到一块钱人民币。
“从大局来看,这真的太便宜了。”他说。
当然,挑战依然巨大。比如球场外停车场那些疯狂的“车尾派对”,球迷们自己带着成吨的食物和饮料,制造的垃圾根本无法控制。“我们总不能规定球迷必须带什么来参加派对吧?”富勒顿也很无奈。
但这恰恰是这件事最有意思的地方。这些NFL球队,他们正在用一种近乎“降维打击”的方式,来重塑体育的边界。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场上的胜负,而是把竞争,延伸到了一个全新的、看不见的战场。
一场“绿色军备竞赛”,已经悄然打响。
从费城老鹰队用废塑料瓶造出来的巨型隆巴尔迪杯模型,到亚特兰大猎鹰队那个能种菜的球场,再到NFL联盟亲自下场,为一个叫“NFL Green”的可持续项目奔走,甚至为2025年超级碗的举办地,掏钱去修复一片沿海湿地。
他们不是在作秀。他们是在用真金白银和巨大的精力,去回答一个终极问题:在一个日益关注环境和社会责任的时代,一个顶级的体育联盟,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?
它不应该只是一个制造英雄和贩卖激情的工厂。它更应该是一个社区的榜样,一个能影响上亿人生活方式的超级平台。
就像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教授托尼·拉曼纳说的:“你不需要非得做到100%的净零排放才能产生影响。想象一下,如果你能为一个体育场里的8万名球迷树立一个正确的榜样,那种影响力会扩散到多远?”
所以,下次当你在看NFL比赛,惊叹于四分卫那记穿越半场的长传,或是跑卫那次势不可挡的冲锋时,不妨也想一想。
在这片喧嚣的、充满荷尔蒙的场地下方,可能正有一套精密的系统在静静运转,将你喝完的啤酒罐,变成下一个项目启动的资金;在你头顶那片巨大的穹顶之上,或许正有数千块太阳能电池板,在默默地把阳光,转化为下一次达阵时,那响彻云霄的灯光与呐喊。
这或许,才是体育真正的格局。它关乎胜负,但又远远超越胜负。
那么问题来了,咱们自己的那些球场,中超也好,CBA也罢,从中学到哪怕一分,都算是赢了吧?
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,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,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,我们将及时回应。
智慧优配最新消息官网,现货配资门户,中国前十股票排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